台灣位處亞熱帶地區,每到夏季獸醫師們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各位毛孩子的爸媽,在開心與毛寶貝出遊的同時務必預防毛寶貝的中暑。
依照定義,貓咪與狗狗因為高溫或是潮濕無法散熱而讓體溫高於攝氏40度即可稱為中暑(heat stroke),依照動物的狀況不同以及體溫的高低,可能會出現輕度或是重度的症狀
輕度中暑症狀:
重度中暑症狀:
不論是輕度或是重度症狀,都應該立即送往動物醫院,並盡可能在路途上先初步幫病患降溫。降溫時可使用冷水或酒精噴灑於動物表面後用弱風吹涼。
切勿直接淋上冰水或是泡入水中,會因為體表微血管收縮過快反而無法散熱,進而導致動物直接休克。
即使治療穩定之後,未來的三到五天之內仍應該盡量觀察有無任何中暑症狀殘留或再度出現。
如何預防中暑:
如果家中平常通風不良、散熱不易,會建議毛爸媽盡可能開電風扇或是開啟對流良好的窗戶維持通風,也可將毛寶貝的毛剃短幫助散熱。
某些特定短吻品種如法國鬥牛犬、英國鬥牛犬、巴哥、西施等等,由於呼吸道相當狹窄,散熱、換氣不易,因此比起其他品種更容易中暑。筆者曾經碰過夏季在家只要沒有開冷氣就會體溫過高昏厥的法國鬥牛犬,因此飼養這些品種的毛爸媽即使在室內也應該多加注意他們的狀況。
考慮到狗狗的身心健康,一天還是建議到戶外散步兩次以上。
只是如果要帶出去散步,建議盡量選擇清晨時與黃昏後,避開陽光直射、且盡可能於陰涼處活動。如果毛寶貝喜歡運動、跑跳,活動量較大,建議一次不要超過三十分鐘為原則會比較安全。
此外,盡可能隨時提供充足的水分給毛寶貝攝取也能夠幫助降溫。
還有一點,絕對絕對不要將毛寶貝單獨留在車內,夏天的車內溫度可達50-70度,不僅毛寶貝會有生命危險,此舉也屬虐待動物,違反動物保護法。
最後要再提醒毛爸媽一件事:天氣過於炎熱時,務必注意路面(特別是柏油路)的溫度,避免毛寶貝的肉球燙傷,有必要時可讓毛寶貝穿鞋子、抱在身上或是待太陽下山後再出們,會比較安全。
Chrome: https://www.google.com/chrome/browser/desktop/index.html